合肥长庚医院
首页>>妇科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与诊治指南

点击咨询 一键通话
来源:合肥长庚医院 咨询医生:点击在线咨询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 “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生长在子宫腔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好发于卵巢、盆腔腹膜、子宫骶韧带等区域。其核心特点是 “疼痛” 与 “生育影响”,且症状具有多样性和隐匿性,易被误诊或漏诊。以下从症状识别、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三方面,提供科学全面的诊治指南。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典型与非典型表现
内异症的症状因人而异,与异位病灶的位置、大小、数量及病变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部分患者甚至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不孕检查时偶然发现。常见症状可分为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两类。
1. 典型症状:以 “疼痛” 为核心
疼痛是内异症最主要的症状,多与月经周期相关,具体表现为:
2. 非典型症状:易被忽视的 “隐性信号”
除疼痛外,内异症还可能引发其他症状,部分症状与妇科疾病关联不紧密,易被误诊为其他系统疾病:
3. 无症状情况:隐匿性内异症
约 20%-30% 的内异症患者无任何明显症状,仅在妇科超声、盆腔手术或不孕检查时偶然发现病灶,这类患者被称为 “隐匿性内异症”。虽然无明显不适,但仍可能存在不孕风险,需通过检查明确诊断。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从初步筛查到确诊
内异症的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依赖腹腔镜检查(“金标准”)。临床常用诊断流程如下:
1. 初步评估:症状与妇科检查
2. 影像学检查: 筛查的核心手段
3. 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指标
4. 确诊检查:腹腔镜检查(金标准)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内异症的 “金标准”,通过在腹部做微小切口,插入腹腔镜观察盆腔内情况,可直接看到异位病灶的形态(如红色病灶、蓝色结节、白色瘢痕样病灶)、位置、范围及粘连程度,并能在镜下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腹腔镜检查还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精准依据。
注意:对于症状典型、超声提示卵巢巧克力囊肿且 CA125 升高的患者,若因身体状况无法耐受腹腔镜手术,也可结合临床证据进行 “临床诊断”,并启动治疗。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策略:个体化综合管理
内异症的治疗目标是 “缓解症状、 生育、预防复发”,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生育需求、病变范围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强调 “长期管理” 理念(内异症复发率高,需长期随访)。
1. 治疗原则
2. 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与抑制病灶生长
药物治疗的核心是通过抑制卵巢功能,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从而缓解症状、延缓病灶进展,但无法根治内异症,停药后易复发。常用药物包括: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的基础用药
(2)激素类药物:抑制病灶的核心用药
3. 手术治疗:清除病灶与 生育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或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的患者,目的是清除或缩小病灶、松解盆腔粘连、恢复盆腔解剖结构,从而缓解症状、 生育环境。手术方式主要分为:
(1)保守性手术:保留卵巢和子宫
(2)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和双侧卵巢
(3)辅助性手术:缓解特定症状
4. 不孕患者的特殊治疗:结合辅助生殖技术
内异症合并不孕的患者,治疗需兼顾 “病灶处理” 与 “生育辅助”:
5. 长期管理与随访:预防复发的关键
内异症具有 “高复发率” 特点,即使经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仍需长期随访和管理:
四、总结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以 “疼痛” 和 “不孕” 为核心的慢性疾病,症状具有多样性和隐匿性,诊断需结合症状、影像学检查及腹腔镜检查(金标准)。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症状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抑制病灶为主,手术治疗则针对药物无效或病灶严重的患者,不孕患者需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同时,内异症需长期管理,通过定期随访和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守护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