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长庚医院
首页>>妇科炎症

外阴炎常见病因浅析

点击咨询 一键通话
来源:合肥长庚医院 咨询医生:点击在线咨询
外阴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指外阴的皮肤或黏膜发生炎症,常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灼热感,在活动、性交、排尿及排便时症状可能加重,严重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质量。了解外阴炎的常见病因,对于疾病的预防、早期识别和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对外阴炎的常见病因进行详细剖析。
一、感染因素:病原体侵袭是主要诱因
感染是引发外阴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多种病原体可通过不同途径侵袭外阴,导致炎症反应。
(一)细菌感染
正常情况下,女性外阴及阴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维持着微生态平衡。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某些致病菌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
(二)真菌感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曾称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炎的常见真菌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可存在于阴道内,并不引起症状。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患有糖尿病等情况下,白色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菌丝相增加,从而引发感染。感染后,真菌不仅侵犯阴道,还会波及外阴,导致外阴瘙痒剧烈,夜间更为明显,外阴皮肤可出现红肿、抓痕,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皲裂。
(三)滴虫感染
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滴虫性阴道炎,也常伴随外阴炎症状。
阴道毛滴虫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毛巾、坐便器等间接传播。滴虫感染后,会消耗阴道内的糖原,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使阴道 pH 值升高,进而引发阴道炎症。同时,滴虫及其代谢产物会刺激外阴皮肤黏膜,导致外阴瘙痒、灼热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外阴红肿、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常呈黄绿色、泡沫状、稀薄脓性。
(四)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外阴炎,常见的有生殖器疱疹病毒(HSV)感染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二、物理化学刺激:外界因素引发炎症反应
除了病原体感染,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也可能导致外阴炎的发生,这些因素通过直接作用于外阴皮肤黏膜,破坏其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引发炎症。
(一)物理刺激
(二)化学刺激
三、全身性疾病:机体内部异常波及外阴
一些全身性疾病会导致机体整体状况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外阴局部的皮肤黏膜健康,诱发外阴炎。这些疾病通常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代谢水平或血液循环等方式,使外阴皮肤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侵袭而引发炎症。
(一)糖尿病
糖尿病是引起外阴炎的常见全身性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状态会使尿液中含糖量增加,尿液长期浸渍外阴皮肤,为细菌和真菌(尤其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容易引发外阴感染和炎症。此外,长期高血糖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机体抵抗力减弱,难以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导致外阴炎反复发作,难以治疗。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外阴炎,通常症状较为严重,瘙痒剧烈,炎症范围较广,还可能伴有外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等改变。
(二)免疫系统疾病
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因接受化疗、放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显著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外阴炎。这些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且感染后炎症不易控制,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同时,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也可能引起外阴皮肤黏膜的病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外阴部的红斑、溃疡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外阴炎的病情。
(三)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维生素 A、维生素 B 族等营养素,会影响外阴皮肤黏膜的正常生长和修复,使皮肤黏膜变得脆弱、干燥,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进而引发外阴炎。维生素 A 对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导致皮肤黏膜上皮细胞角化异常,皮肤干燥、脱屑,抵抗力下降;维生素 B 族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细胞修复过程,缺乏时会影响皮肤黏膜的新陈代谢,导致皮肤黏膜炎症的发生。营养不良的患者除了外阴炎症表现外,还可能伴有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乏力等症状。
四、不良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增加患病风险
不良的生活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会逐渐影响外阴的健康,增加外阴炎的发病风险。这些习惯往往容易被忽视,却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外阴的正常生理环境和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一)卫生习惯不良
(二)穿着习惯不当
长期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内裤、紧身裤,或长期使用不透气的卫生护垫,会使外阴部位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适宜的条件,进而增加外阴炎的发病风险。相反,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勤换内裤,有助于保持外阴干燥、清洁,减少炎症的发生。
(三)性生活习惯不良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