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长庚医院
首页>>妇科炎症

中医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认识

点击咨询 一键通话
来源:合肥长庚医院 咨询医生:点击在线咨询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 “功血”)在中医范畴中属于 “崩漏”,其中 “崩” 指 “暴崩下血,量多如涌”(对应西医无排卵型功血的急性大量出血),“漏” 指 “淋漓不断,量少如漏”(对应经期延长、经后淋漓不尽),二者可相互转化(如崩久不止转为漏,漏下日久突发为崩)。中医认为功血的核心病机是 “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病位在子宫与冲任二脉,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需遵循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的原则,通过辨证分型调理脏腑、修复冲任,达到止血与恢复周期的目的。以下从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思路、特色疗法” 四方面展开详细解析。

一、核心病因病机:冲任损伤为纲,脏腑失调为目

中医认为,正常月经的形成依赖 “肾 - 天癸 - 冲任 - 子宫” 轴的协调运行,若该轴功能紊乱,导致冲任二脉失去对经血的制约,便会引发崩漏。具体病因可归纳为 “血热、血瘀、气虚、肾虚” 四大类,多为复合因素致病(如气虚兼血瘀、血热兼肾虚):

1. 血热:最常见病因之一,分实热与虚热

特点:出血多为鲜红色、质稠,伴随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常见于青春期功血或情绪波动大者。
特点:出血多为淡红色、质稀,伴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常见于围绝经期功血或体质阴虚者。

2. 血瘀:血行不畅,瘀阻冲任

特点:出血色紫暗、有血块,伴随下腹部刺痛(固定不移,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常见于有宫腔操作史(如人流)或长期情绪压抑者。

3. 气虚:脾不统血,冲任不固

特点:出血色淡红、质稀,伴随乏力气短、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常见于育龄期女性或体质虚弱者,尤其易在劳累后加重。

4. 肾虚:肾失封藏,冲任失养

肾为 “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能生血,且肾主封藏,能制约经血。肾虚分为 “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均会影响冲任功能:
特点:出血无规律(如闭经后突发崩漏),伴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淡苔薄、脉沉细,常见于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功血。
特点:出血色淡暗、质稀,伴随畏寒怕冷、腰膝冷痛、手足不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或长期处于寒冷环境者。
特点:除崩漏外,伴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潮热盗汗、月经量少(或崩漏交替)、舌红少苔、脉细数,常见于长期压力大或更年期女性。

二、辨证分型:四诊合参,精准定位病机

中医治疗功血的核心是 “辨证论治”,需结合患者的出血特点(量、色、质)、伴随症状、舌苔脉象,以及年龄、病史(如是否有流产史、劳累史),将崩漏分为以下常见证型,避免 “一方通治”:
证型
出血特点
伴随症状
舌象
脉象
高发人群
实热证
量多如涌、色鲜红、质稠
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
滑数
青春期、情绪易激动者
虚热证
量少淋漓、色淡红、质稀
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
舌红、少苔
细数
围绝经期、体质阴虚者
血瘀证
量时多时少、色紫暗、有块
下腹部刺痛(固定不移)、血块排出后痛减
舌紫暗、有瘀斑
涩或弦涩
有宫腔操作史、情绪压抑者
气虚证
量多或淋漓、色淡红、质稀
乏力气短、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细弱
育龄期、长期劳累者
肾气虚证
量无规律、色淡、质稀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精神不振
舌淡、苔薄
沉细
青春期、围绝经期女性
肾阳虚证
量多或淋漓、色淡暗、质稀
畏寒怕冷、腰膝冷痛、手足不温、白带清稀
舌淡胖、苔白滑
沉迟
围绝经期、长期受寒者

三、治疗思路:急则止血防脱,缓则调补脏腑

中医治疗功血遵循 “三法三阶段” 原则,根据病情紧急程度与病程阶段,灵活调整治疗重点,既避免急性出血导致贫血,又从根本上修复脏腑功能,预防复发:

1. 第一阶段:急则治其标 —— 止血防脱(适用于急性大量出血,即 “崩”)

当出现 “暴崩下血、量多如涌”,伴随头晕心慌、面色苍白(贫血症状)时,需优先止血,防止气血耗竭(中医称 “气随血脱”),常用方法包括:

2. 第二阶段:缓则治其本 —— 调补脏腑(适用于出血减少或淋漓不尽,即 “漏”)

止血后需通过调理肝、脾、肾三脏,修复冲任功能,避免出血复发,此阶段需根据辨证分型制定方案,疗程通常为 1-3 个月:

3. 第三阶段:复旧调理 —— 恢复周期,预防复发(适用于出血停止后)

功血止血后,需进一步调整月经周期,尤其对青春期、育龄期女性,需通过调理 “肾 - 天癸 - 冲任 - 子宫” 轴,恢复自主排卵与规律月经,常用方法:

4. 第三阶段:复旧调理 —— 恢复周期,预防复发(适用于出血停止后)

功血止血后,需进一步调整月经周期,尤其对青春期、育龄期女性,需通过调理 “肾 - 天癸 - 冲任 - 子宫” 轴,恢复自主排卵与规律月经,常用方法:

四、中医特色疗法:多手段协同,提升疗效

除中药外,中医还有多种非药物疗法,可辅助治疗功血,尤其适用于不耐受中药或希望减少药物依赖的患者:

1. 针灸与艾灸:调节经络气血,固摄冲任

2. 中药灌肠:适用于血瘀证或合并盆腔炎症者

对血瘀证功血(如出血伴随下腹痛、有血块),或合并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可采用中药灌肠疗法,将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赤芍、桃仁、红花、蒲公英)煎剂(100-150ml)冷却至 38-40℃,通过灌肠管注入直肠,药物经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盆腔, 血瘀状态,同时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每日 1 次,10-15 天为 1 疗程。

3. 食疗与情志调理:辅助治疗,预防复发

五、中医治疗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1. 优势:整体调理,减少副作用

2. 注意事项:避免误区,规范治疗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