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备孕超过 1 年(35 岁以上女性超过半年)未成功受孕的女性,及时进行科学检查是明确不孕原因、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不孕女性的检查需围绕生殖系统功能、激素水平、子宫环境等核心维度展开,既要覆盖基础评估,也要针对潜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排查。以下整理一份详细的检查项目清单,包含检查目的、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为不孕女性提供参考。
一、基础评估类检查:初步排查生育能力
基础评估类检查是不孕女性的 “入门检查”,通过简单 的方式,初步判断卵巢储备、激素平衡及生殖系统基础健康状况,为后续针对性检查提供方向。
1. 妇科常规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视诊和触诊,配合阴道分泌物检查(白带常规)。
检查目的:排查外阴阴道畸形、宫颈炎、阴道炎等基础妇科问题 —— 阴道炎的炎性分泌物可能影响精子活力,宫颈炎可能导致宫颈黏液异常,这些均可能成为受孕阻碍。
注意事项:检查需避开月经期,检查前 1-2 天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及用药,以免影响分泌物检查结果。
2. 激素水平检测
核心项目:性激素六项(促卵泡生成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孕酮 P、睾酮 T、泌乳素 PRL)、抗苗勒氏管激素 AMH。
检查目的:
-
性激素六项:评估卵巢功能与内分泌平衡。FSH 和 LH 反映卵巢储备,FSH 过高(>10IU/L)提示卵巢储备下降;LH/FSH 比值>2 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泌乳素过高可能抑制排卵,导致月经紊乱。检查需在月经周期第 2-4 天(卵泡期)进行,孕酮则需在月经第 21 天左右(黄体期)检测,判断是否有正常排卵。
-
AMH:不受月经周期影响,可直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数值越低(<1.1ng/ml)提示卵泡数量越少,生育能力下降风险越高,尤其适合 35 岁以上女性或月经不规律者。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空腹,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紧张,以免影响激素水平。
3. 妇科超声检查
检查类型:经阴道超声(未婚女性可选经腹部超声)。
检查目的: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内膜厚度,卵巢大小、卵泡数量及形态,排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多囊卵巢样改变等器质性问题。例如,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从月经第 10 天开始,连续监测 3-5 次),可判断是否有优势卵泡生长及排卵情况,明确是否存在排卵障碍。
注意事项:经阴道超声需在月经干净后进行,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经腹部超声需憋尿,膀胱充盈以清晰显示子宫附件。
二、针对性排查类检查:明确核心不孕原因
若基础评估发现异常(如排卵不规律、超声提示子宫异常),需进一步进行针对性检查,聚焦输卵管通畅度、子宫内环境、免疫因素等关键环节,精准定位不孕诱因。
1. 输卵管通畅度检查
常用项目: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输卵管通液术、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
检查目的:排查输卵管堵塞、粘连、积水等问题 —— 输卵管是精卵结合的 “通道”,堵塞或功能异常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约占女性不孕的 30%-40%)。
-
子宫输卵管造影:通过向宫腔注入造影剂,在 X 线或超声下观察造影剂流经输卵管的情况,清晰显示输卵管通畅度、堵塞部位及宫腔形态, 率较高(约 90%),是临床可选。
-
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属于微创手术,可直观观察输卵管形态、盆腔粘连情况,同时对轻度粘连进行松解,兼具检查与治疗作用,但创伤较大,一般在造影提示异常后进一步开展。
注意事项: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 3-7 天进行,检查前需排除阴道炎、盆腔炎等急性炎症;造影后 1 个月内避免性生活,预防感染。
2. 子宫内环境评估
核心项目: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
检查目的:深入评估子宫内膜情况,排查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子宫纵隔等问题 —— 这些问题会破坏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着床。
-
宫腔镜检查:通过宫腔镜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可清晰发现内膜息肉、粘连等病变,同时进行手术切除或粘连分离,属于 “检查 + 治疗” 一体化操作。
-
子宫内膜活检:在月经周期第 21-23 天(黄体期)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判断子宫内膜是否处于 “种植窗期”(适合胚胎着床的时期),评估内膜容受性,排查子宫内膜增生、炎症等问题。
注意事项:宫腔镜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 3-7 天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后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 免疫相关检查
常见项目: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磷脂抗体(APA)、封闭抗体检测。
检查目的:排查免疫性不孕 —— 女性体内产生的抗体会攻击精子、胚胎或子宫内膜,阻止精卵结合或胚胎着床。例如,抗精子抗体会使精子凝聚、失去活力;抗磷脂抗体会增加胚胎停育风险;封闭抗体缺乏可能导致母体排斥胚胎。
注意事项:检查无需空腹,建议在月经干净后进行;若近期有性生活,需提前告知医生,部分抗体检测可能受性生活影响。
4. 排卵功能深度评估
补充项目:基础体温监测、排卵试纸检测、血清孕酮检测。
检查目的:若基础超声监测排卵不明确,可通过多种方式联合评估排卵功能。
-
基础体温监测:每天早晨醒来后(未活动前)测量口腔体温,连续监测 1-2 个月经周期,若体温呈 “双相型”(排卵后体温升高 0.3-0.5℃,持续 12-14 天),提示有正常排卵;若呈 “单相型”,可能存在排卵障碍。
-
血清孕酮检测:月经第 21 天左右检测孕酮水平,若孕酮>15.9nmol/L,提示有排卵;若孕酮<3nmol/L,提示无排卵。
注意事项:基础体温监测需严格遵循 “晨起未活动” 原则,避免漏测;排卵试纸需从月经第 10 天开始,每天固定时间检测,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三、特殊情况检查:应对复杂不孕问题
对于备孕多年、基础与针对性检查仍未明确原因,或存在特殊病史(如反复流产、既往手术史)的女性,需进行特殊情况检查,排查遗传、代谢等潜在因素。
1. 染色体检查
检查项目: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检查目的:排查染色体异常(如特纳综合征 45,XO、平衡易位、倒位等)—— 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卵子质量下降、胚胎染色体异常,引发不孕或反复流产,约占女性不孕的 5%-10%。
注意事项:检查无需空腹,抽血后约 1-2 周出结果;若夫妻双方有反复流产史或家族遗传病史,建议共同进行染色体检查。
2. 甲状腺功能检查
核心项目:甲状腺功能五项(TSH、FT3、FT4、T3、T4)。
检查目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会影响激素平衡,抑制排卵,导致月经紊乱、不孕或胚胎停育。例如,甲减会使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影响卵泡发育;甲亢会导致月经稀发或闭经,降低受孕概率。
注意事项:检查需空腹,建议与性激素六项同时进行,便于综合评估内分泌状态。
四、检查建议:科学规划,提 率
-
循序渐进,避免盲目检查:优先进行基础评估(妇科常规、激素六项、超声),根据结果再选择针对性检查,避免一开始就进行创伤性检查(如腹腔镜),减少身体负担与经济成本。
-
把握检查时间:不同检查对月经周期有明确要求(如性激素六项在卵泡期、输卵管造影在月经干净后 3-7 天),建议提前记录月经周期,与医生预约合适时间,避免错过 检查窗口。
-
夫妻同查,全面排查:不孕可能是夫妻双方共同因素导致(如男性精子质量差、女性输卵管堵塞),建议女性检查的同时,男性进行精液常规检查,避免单一排查延误病因诊断。
-
选择正规医院:生殖科或妇科专科门诊设备更 、医生经验更丰富,可检查结果 ,同时为后续治疗提供规范方案。
总之,不孕女性的检查需遵循 “基础评估 - 针对性排查 - 特殊情况补充” 的逻辑,结合自身月经情况、病史等因素,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检查方案。通过科学全面的检查,明确不孕原因后,才能进行精准治疗,提高受孕成功率。